20111114

山芙蓉!山芙蓉!

# 山芙蓉 (endemic)
# Taiwan cotton-rose | タイワンフヨウ | Hibiscus taiwanensis S. Y. Hu. 



















「現在這個山芙蓉,北埔鄉把它定為鄉花。它的一天有兩個大的變化:白色跟粉紅間雜在一棵樹上。還沒開的花苞是紅的,在花苞收起來,還是紅色,長的非常美。北埔事件是十一月十四、十五發生的,那時候是山芙蓉可以說是盛開的時候。」

20111110

北埔01# 1907北埔事件百年回顧:靜照

 # 《山芙蓉的深秋記憶:1907北埔事件百年回顧》 (新竹縣文化局2007)

>> 本事 | 影像 | 文字 | 靜照 | 感謝名單及演職員表 


1907年北埔事件,發生在北台灣新竹山區。客家人跟賽夏族聯合攻擊日本人,近六十名日本人及一百多名台灣人犧牲。

日本人事後在北埔戒嚴恐嚇。事件真相與評價,當代仍是百年懸案。

事件發生在平地山地的交接「蕃界」。此刻的日本人,剛剛從平地上山,正全面推進到台灣中央山脈。

--wikipedia: the Beipu Uprising (北埔事件) of 1907 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Beipu_Uprising
--taiwanpedia: Beipu Incident 
http://taiwanpedia.culture.tw/en/content?ID=3728

北埔/ 2007/ 攝影: 劉吉雄

20111109

北埔91# 感謝名單及演職員表

 # 《山芙蓉的深秋記憶:1907北埔事件百年回顧》 (新竹縣文化局2007)

>> 本事 | 影像 | 文字 | 靜照 | 感謝名單及演職員表 

■感謝所有受訪人(出場序):
楊鏡汀/《內豐浩劫:北埔事件祕聞》(1982) 作者
呂芳華/蔡清琳外曾孫
TaheS a 'oebay(趙正貴)/賽夏族大隘部落
姜達辰/北埔墾首姜氏家族/姜振乾孫
黃榮洛/《北埔事件文集》(2006) 作者
李喬/作家
宋建和/前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研究員
廖景淵/台北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
陳嘉康/前北埔國小教師*
林柏燕/文史作家
林文生/隘勇林金祥姪孫
林彭玉妹/隘勇林金祥姪媳
劉兆桄/隘勇劉石添曾孫
巴厄拉邦(孫大川)/前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副主委
呂蔡君/蔡清琳外玄孫女

20111015

草木90# 草木索引

>> synopsis | video | pics | credits | index
>> 本事 | 影像 | 靜照 | 演職員表 | 草木索引



# "草木戰役" 短篇型錄:

〈01‭. ‬爬樹的樹 〉
〈02‭. ‬有人需要我〉
〈03‭. ‬草木詩歌‭〉
〈04‭. ‬蟑螂的鼻子〉
〈05‭. ‬我家在外國〉
〈06‭. ‬福爾摩莎〉
〈07‭. ‬亞細亞的孤兒
〈08‭. ‬沒有腳的花〉
〈09‭. ‬順便去旅行〉
〈10‭. ‬最有用的花〉
〈11‭. ‬最好吃的花〉
〈12‭. ‬敵人的敵人〉
〈13‭. ‬紅色的花〉
〈14‭. ‬草木無祖國〉
〈15. 南國情調之椰林四女 | EXOTIC GIRLS



# 草木索引(出場序):


20110831

敵人來自台北

五叔跟五嬸約會時帶我去看的張曾澤1977筧橋英烈傳 *。

東北人高志航 (1907-1937)率隊在杭州筧橋八一四空戰的日本飛機,是從台北松山機場起飛。 bit.ly/o4nG4E bit.ly/nBr7Pw

其它截圖 snapshots uploaded*: http://bit.ly/nX6g79

*RT @pankuangming 0825, 0827.

20110816

講美03#Vietnamese refugee camp remains in PengHu

'70s-'80s Vietnamese refugee camp remains in PengHu, aka Pescadores in the Taiwan Strait. Pictures taken in Mar 2003 http://bit.ly/oB1vT3
* related Mandarin text: “一個現場史料:澎湖講美「難民營沿革史」
* more pictures: picasa>asio.liu>2003_Vietnamese refugee camp remains in PengHu

越南難民營遺留物,澎湖講美。剛出土的部份靜照 http://bit.ly/oB1vT3 | 靜照集 http://bit.ly/pJB9T3 | 劉吉雄20030325南方電子報 http://bit.ly/oeFknV | 劉禹慶20030311自由時報 http://bit.ly/pJXA3V